最近接了个陪玩单,本来想着赚点零花钱,结果算下来反而亏了。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——时间搭进去不少,收入却少得可怜,甚至抵不上奶茶钱。朋友笑我:“你这哪是陪玩,简直是做慈善!”
刚开始入行时,我以为陪玩就是打打游戏、聊聊天,轻松把钱赚。可现实是:为了抢单,报价压得比外卖运费还低;遇到挑剔的客户,一局游戏反复重开,三小时过去,时薪还不如便利店兼职。平台抽成、网络波动、设备耗电……这些隐形成本像蚂蚁啃食本就不多的利润。最扎心的是,有时还要面对无理要求或恶意差评,心态崩了连情绪成本都得自己消化。
有人说陪玩行业遍地黄金,可我看到的更多是像我一样的普通人,在“时薪自由”的噱头下默默贴钱打工。当热情被变现压力消磨,当时间在讨价还价中流逝,我们或许该清醒了:任何行业都没有轻松的捷径,光环背后多的是算不清的账。下次接单前,恐怕得先问自己一句——这单,真的值得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