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,某陪玩平台订单提示音响起。
“老板,游戏还是聊天?”刚接单的小王熟练发去语音,声音甜度堪比奶茶全糖加波霸。
五分钟后,他对着屏幕里要求“用萝莉音背诵《出师表》”的客户陷入沉思。
这届陪玩行业早已卷出次元壁——有人专接“假装前任电话骂醒我”业务,时薪比心理咨询还高;有人靠模仿甲方领导口吻陪客户发泄,台词包括“这个需求很简单吧”;更有人开发出“虚拟监督减肥”服务,效果堪比赛博皮鞭。
一位化名“韭菜收割机”的资深陪玩透露行业秘辛:“上次有个老板要求边打游戏边学高数,我反手给他推荐了考研名师网课,他给我打了差评说‘不够沉浸’。”
当陪玩们开始承接“假装我妈夸我”“模拟被PUA后反击”等魔幻订单时,当代年轻人的精神需求终于露出了它的真面目—— “我们不是在购买服务,是在众筹一个平行宇宙的自己。”
(最后一条聊天记录定格在凌晨3点:“老板,您要的‘用御姐音念基金绿盘数据’服务……真的不加钱改听《大悲咒》吗?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