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两点,小雅又一次划亮了手机屏幕。抖音直播间里,笑容甜美的陪玩师正念着她的ID说:“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,今天还有三个‘一元陪玩’名额哦。”小雅迅速点击了右下角的链接——这是她这个月第八次购买“一元陪玩”服务。
“一元陪玩”正在抖音悄然兴起。只需支付一元钱,就能获得陪玩师15分钟的陪伴——可能是打一局游戏,可能是听你倾诉,也可能是简单地陪你发呆。在商品详情页,陪玩师们被贴上了“温柔声控”“游戏大神”“知心姐姐”等标签,像货架上的商品等待被挑选。
李哲是某大学的心理学研究生,白天上课,晚上化身陪玩师。“最多一晚接了20单,从安慰失恋的到辅导作业的,什么需求都有。”他见过凌晨三点崩溃的上班族,也遇到过只是想听人说话的独居老人。“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不像陪玩师,更像一个树洞。”
但一元钱真的能买到温暖吗?
这看似低廉的价格背后,暗藏着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。平台用一元体验吸引用户,后续服务往往标价数十元甚至上百元一小时。许多用户像小雅一样,从“试试看”变成了定期消费。“每次觉得孤单就会想下单,现在已经花了近千元。”
更令人担忧的是情感依赖的形成。林先生最初只是好奇尝试,后来固定找同一位陪玩师,甚至产生了恋爱的错觉。“我知道这是付费服务,但还是会期待她的消息。”当他发现对方同时服务多位客户时,感到了深深的背叛。
心理专家指出,这种明码标价的情感服务虽然短暂缓解了孤独感,却可能让人逃避现实中建立真实关系的努力。“当我们习惯用消费获取情感支持,会逐渐丧失经营真实关系的能力。”
在快节奏、高压力的现代社会,孤独成了流行病,“一元陪玩”恰似一剂止疼药。但止疼药治不了病,还可能让人上瘾。
我们该思考的是:当陪伴需要标价一元起,是我们太孤独,还是这个时代太吝啬?或许,真正的解药不在手机屏幕里,而在我们放下手机后,勇敢走向真实世界的那个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