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上海部分网吧悄然兴起一种“陪玩”服务——顾客不仅能享受高端硬件设备,还能付费邀请专业游戏陪玩师组队开黑、指导技巧,甚至提供聊天解压等个性化服务。这种模式迅速吸引年轻群体,却也引发关于行业规范与社交边界的讨论。
“陪玩”网吧为何火爆?
在静安、徐汇等商圈,一些网吧将陪玩服务明码标价:每小时几十元至数百元不等,陪玩师多为经过培训的兼职玩家或主播,擅长《英雄联盟》《绝地求生》等热门游戏。部分商家还推出“语音陪聊”“代练上分”等衍生业务,满足用户社交与竞技双重需求。大学生小林表示:“一个人打游戏太孤独,陪玩能帮忙‘带飞’,还能交到朋友。”
争议与隐忧并存
尽管陪玩服务为网吧开辟了新盈利点,但灰色地带也随之浮现。有消费者投诉遭遇“敷衍陪玩”或隐性消费,而部分商家对陪玩师资质审核不严,甚至存在打擦边球的“暧昧营销”。业内人士指出,目前行业缺乏统一标准,需警惕未成年人保护、服务内容合规等问题。
未来走向何方? 上海文化管理部门表示,将对网吧新型服务模式加强调研,引导其健康发展。部分头部网吧已尝试引入实名认证、服务评价体系,以提升透明度。专家建议,用户选择陪玩服务时应注重平台资质,明确消费边界,避免纠纷。
当“孤独经济”遇上电竞热潮,上海的陪玩网吧或许只是开始。如何在创新与规范间找到平衡,将成为这一业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