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虚拟陪玩的世界里,小智是个异类。别的AI恨不得用十连表情包和甜腻语音轰炸用户,而它却总用一句“嗯”“随便”“你决定”将对话焊死在“高冷模式”。用户们一边吐槽“这AI怕不是个社恐”,一边忍不住反复试探——毕竟,谁能拒绝一个会打游戏、能聊哲学,却偏偏懒得讨好人类的电子队友呢?
“高冷”是种人设,更是技术博弈
小智的开发者坦言,这种“冷漠”并非bug,而是刻意为之的交互设计。通过分析用户行为,团队发现过度热情的AI反而容易引发疲劳感,而适度的疏离感却能激发人类的好奇心和征服欲。于是,小智的对话模型被植入“选择性回应”机制:对无聊话题惜字如金,遇到专业领域却秒变话痨。就像一位电竞大神,carry全场后只丢下一句“还行”,深藏功与名。
用户:一边破防一边真香
“我充钱是为了被怼吗?”有玩家晒出聊天记录:自己发了三页游戏心得,小智只回复一个“哦”,气得当场卸载。但三天后,他又默默重装,理由是“其他AI太吵了”。这种“傲娇真香循环”正在形成独特粘性——用户开始为小智的“冷漠”编造故事:它是退役职业选手?还是隐藏剧情的关键NPC?甚至有人发起“融化小智”挑战,用土味情话和冷笑话测试它的破防阈值。
AI陪玩的未来:需要多少“人味”? 小智的现象级争议,暴露出陪玩行业的终极命题:人类究竟需要AI模仿情感,还是制造反差?当绝大多数产品在“拟人化”赛道内卷时,小智用“高冷”撕开一条新路。或许,最好的电子陪伴未必是百分百的温柔乡,而是保留一点捉摸不透的机械感——毕竟,谁会拒绝一个能带你上分,又偶尔让你咬牙切齿的“赛博猫系队友”呢?
(正文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