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熬夜、失眠成为常态的今天,一种名为“能睡的陪玩”的服务悄然走红。不同于传统陪玩的游戏互动或情感陪伴,这类服务主打“安静共眠”——用户只需支付费用,便能获得一位愿意陪你一起睡觉(纯睡眠)的陌生人,通过语音连麦或线下同屋的形式,缓解孤独感,助眠解压。
“能睡的陪玩”精准击中了当代年轻人的两大痛点:孤独与睡眠障碍。许多用户表示,听着对方均匀的呼吸声或偶尔的轻声回应,会产生“有人陪伴”的安全感,从而更快入睡。某平台数据显示,此类服务的接单量在凌晨1-4点达到高峰,消费者多为一线城市的独居青年。
争议也随之而来。有人质疑其“模糊了社交边界”,甚至存在安全隐患;但也有人认为,这是都市人应对情感荒漠的无奈之举。“就像付费买一段暂时的治愈,”一位用户坦言,“至少不用在失眠的夜里盯着天花板发呆。”
当“睡眠”成为可消费的商品,背后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更值得深思的命题:为什么连最基本的安眠,都需要花钱购买陪伴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