窗外的阳光斜斜地洒进来,在地板上铺开一片金黄。茶几上摊着彩色的绘本,旁边散落着几块积木。孩子盘腿坐在地毯上,小手指着书上的图画,奶声奶气地问:“妈妈,这只小熊为什么找不到家呀?”
我放下手中的茶杯,凑过去和他一起看。他的头发有淡淡的奶香,柔软地蹭着我的脸颊。这一刻,世界很小,小到只剩下我们俩,和这个被阳光与故事填满的午后。
三年前开始陪读陪玩时,我以为这只是育儿清单上的一项任务。要教他认字,要陪他游戏,要确保他在“正确”的轨道上。可慢慢地,我发现真正珍贵的,从来不是他学会了多少个字,搭出了多高的塔。
是他第一次完整讲完《好饿的毛毛虫》时,眼睛里闪烁的骄傲;是玩捉迷藏时,他以为把自己藏在窗帘后面我就真的找不到的天真;是拼图总差最后一块时,他着急地拉着我的衣角说“妈妈帮帮我”的依赖。
这些瞬间像散落的珍珠,被陪伴的线轻轻串起。
有时我们会变成探险家,举着放大镜在阳台寻找“恐龙足迹”——其实是前天下雨留下的水渍。有时我们是厨师,用橡皮泥做出满汉全席,他还非要我假装吃得很香。更多时候,我们是彼此最好的听众,他听我讲故事,我听他说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。
在这个过程中,我仿佛也重新长大了一次。透过他的眼睛,我再次发现蚂蚁搬家有多有趣,云朵可以变成恐龙和城堡,一个纸箱能是宇宙飞船也是秘密基地。他让我记起,快乐可以如此简单。
当然也有疲惫的时候。当他怎么都不肯专心认字,当积木塔一次次倒塌,当我也想有属于自己的片刻宁静。可每当这时,他会突然凑过来,用软软的小手摸摸我的脸说:“妈妈,你最好看了。”所有疲惫便瞬间融化。
现在,他搭的积木越来越高,读的故事越来越长。我知道这样的时光终会渐行渐远——总有一天,他的世界会变大,不再需要我时时刻刻的陪伴。
但没关系。这些年的陪伴,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,早已在我们彼此的生命里留下最温暖的印记。它们会成为他心底最初的安全感,也会成为我回忆里最柔软的部分。
陪读陪玩,从来不只是“陪”。那是我们用最平凡的日子,一起编织的、独一无二的爱与温柔。在这条一起成长的路上,他学会了认识世界,我学会了重新爱上生活。
而妈妈的小世界,因为有了这个小人的存在,变得前所未有的完整和明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