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的午后,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,两个孩子兴奋地拉着我的手,嚷嚷着要一起玩游戏。一个抱着积木,一个举着画笔,两张小脸上写满了期待。我笑着点头,心想:这大概就是最幸福的忙碌吧。
我们先是围坐在爬行垫上搭积木。哥哥喜欢建高楼,妹妹则热衷于给每一层“装饰”上她画的“小怪兽”。虽然她的涂鸦让建筑看起来歪歪扭扭,但哥哥却一本正经地夸赞:“妹妹的怪兽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保镖!”逗得妹妹咯咯直笑。
接着是角色扮演时间。哥哥披上超人斗篷,妹妹戴上护士帽,而我被迫同时扮演“被拯救的市民”和“生病的小狗”。两个孩子忙前忙后,一个喊着“我来保护你!”,另一个拿着玩具听诊器严肃地说“狗狗要打针哦”。我被他们天马行空的剧情逗得前仰后合,连腰酸背痛都忘了。
玩累了,我们瘫在沙发上分享一盒水果。哥哥突然凑过来小声说:“爸爸,下次我们能玩更久的恐龙大战吗?”妹妹立刻举手抗议:“不要!我要玩过家家!”眼看“战争”要爆发,我赶紧提议:“那下次上午玩恐龙,下午玩过家家,好不好?”两个孩子对视一眼,异口同声:“成交!”
看着他们靠在一起啃苹果的模样,我突然明白:陪两个孩子玩,从来不是简单的“1+1”。它是双倍的吵闹,也是双倍的创意;是双倍的体力消耗,更是双倍的爱与欢笑。那些被扯乱的玩具、被争抢的规则,最终都化成了记忆里最鲜活的光点——因为每一次混乱的背后,都是他们毫无保留的信任与依赖。
或许未来某天,他们会更爱和朋友们玩耍,但至少此刻,我庆幸自己没错过这场“双人份”的童年盛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