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游戏的世界里,“陪玩”本是一种轻松的职业或社交方式,却常常被简化成“情绪价值的工具人”。当一个人的陪伴被明码标价,或是被默认成“理所应当的服务”,背后的情感劳动和个体尊严往往被悄然忽视。
有人因擅长倾听被朋友当作免费“树洞”,有人因游戏技术过硬被当成“上分工具”,甚至有人因性格温和被默认承担群体中的情绪调解角色。这种单方面的索取,模糊了自愿陪伴与被动消耗的边界。更无奈的是,当拒绝被索取时,反而会被贴上“不够义气”或“故作清高”的标签。
“陪玩”不该是单向的情感剥削。无论是职业还是社交,任何关系都需要双向的尊重与边界感。或许我们该问:当一个人选择陪伴时,TA的意愿是否被真正看见?又或者,我们是否早已习惯了将某些人的善意,视为可随意支取的资源?